Axiu Blog
学等也是笼统概念,只用于解释和说明世界。 在柏拉图的《蒂迈欧篇》中,他依然不想放弃雄心勃勃的目标:对世界做出浑然一体的说明。任务是宏伟的:一幅崭新的整体蓝图,要在宇宙中将人的灵魂置于比以前更高的位置! 按照蒂迈欧的观点,造物主整理了原初物质并使之成为事物,由此就产生出宇宙的空间秩序和时间秩序。这个被塑造出来的世界类似于一个圆球,按照毕达哥拉斯的学说,这是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没有任何哲学家像他这样成体系,他创造了无数的术语,这和之前大众化的语调是截然不同的:苏格拉底倾向于对话和诘问,甚至不会明说自己的观点,柏拉图希望借他人之口,采用对话录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认识论。不存在理论细分,物理学、形而上学等也是笼统概念,只用于解释和说明世界。 在柏拉图的《蒂迈欧篇》中,他依然不想放弃雄心勃勃的目标:对世界做出浑然一体的说明。任务是宏伟的:一幅崭新的整体蓝图,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没有任何哲学家像他这样成体系,他创造了无数的术语,这和之前大众化的语调是截然不同的:苏格拉底倾向于对话和诘问,甚至不会明说自己的观点,柏拉图希望借他人之口,采用对话录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认识论。不存在理论细分,物理学、形而上学等也是笼统概念,只用于解释和说明世界。 在柏拉图的《蒂迈欧篇》中,他依然不想放弃雄心勃勃的目标:对世界做出浑然一体的说明。任务是宏伟的:一幅崭新的整体蓝图,
亚里士多德 | 笔记《认识世界》
Max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没有任何哲学家像他这样成体系,他创造了无数的术语,这和之前大众化的语调是截然不同的:苏格拉底倾向于对话和诘问,甚至不会明说自己的观点,柏拉图希望借他人之口,采用对话录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认识论。不存在理论细分,物理学、形而上学等也是笼统概念,只用于解释和说明世界。

在柏拉图的《蒂迈欧篇》中,他依然不想放弃雄心勃勃的目标:对世界做出浑然一体的说明。任务是宏伟的:一幅崭新的整体蓝图,要在宇宙中将人的灵魂置于比以前更高的位置!

按照蒂迈欧的观点,造物主整理了原初物质并使之成为事物,由此就产生出宇宙的空间秩序和时间秩序。这个被塑造出来的世界类似于一个圆球,按照毕达哥拉斯的学说,这是所有形式中最完美的一个。世界灵魂(Weltseele)存在于它之中也存在于它之外,渗透到万物之中并赋予万物生命。

德谟克利特也提出了原初物质—即“原子”这一概念。对他来说,原子是永恒的。既不是造物主创造了它们,理念的精神也没有渗透其中。一个人死去时,灵魂原子重新分散到世界中,然后与其他“陌生的”原子组合形成新的人类灵魂。虽然在德谟克利特看来,既不存在一个被完善安排的宇宙,也不存在一个精神自身的领域:“某物具有颜色只是看起来如此,它是甜的或苦的也只是表面上的;事实上只存在原子和空的空间。”

但是拉图的宇宙中只有生命没有死亡。整个宇宙本身被世界灵魂赋予灵魂并生存着,那么无疑,植物和动物同样也是被赋予灵魂的。每个元素都被赋予了灵魂,包括每块石头,以及每个运动的物理过程都是如此:宇宙是有生命的。

灵魂是一切运动的起源,并且也是首要根源。灵魂作为首要根源,不是任何已生成之物,而是始终存在。

aristotle

亚里士多德的成就

柏拉图这种对世界的解释,引起了学生亚里士多德的怀疑。后者被认为是西方形而上学之父,还有他那句激情洋溢的名言:我爱我师柏拉图,我更爱真理。

与柏拉图不同,他的著作中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专业术语,并且不是日常对话形式的,著作量也远超柏拉图。

那时候,物理学(Physik)还没有与形而上学(Metaphysik)区分开来。物理学指的是感官可感事物组成的世界,非今天的自然科学。可感事物,也包括身体。而形而上学,指的是不能以感官探究的事物,在物理学背后(meta):世界为什么存在,能够将世界从内在统一起来的法则是什么,以及灵魂、精神、理性和道德的超感官部分。

中世纪的学者把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视为对真理的纯粹揭示,把它和圣经并列,甚至有时候是超越圣经的存在。

为什么如此重要?

他以秩序的方式厘清世界,把世界分为理论、实践和诗学三部分,即人类如何经验、处理和塑造世界。

然而人不仅追问如何(how),还会追问为何(why)。人们可以通过反思精确阐释事物,并由此以科学的方式探究事物。即哲思。

他还建立了逻辑学。区分了由一般到特殊而得出结论的演绎法,和从特殊到一般而得出结论的归纳法。

亚里士多德把这些日常哲学中的逻辑定义为辩证法。辩证法检验陈述的有效性,十分适合作为哲学的训练科目。

他很快发现,“是/存在”这个词有两个基本含义:某物要么是载体(ousial/substantia, 存在/实体),要么是性质(accidentia,偶性)。人们能在十种范畴中使用他们的“是/存在”,通过追问这十个方面,能更精确更清晰地把握事物:事物的本质、数量、质量、与他者的关系、位置、时间、状态、它所从属之物、它主动所做之事,以及它那里被动发生之事。

很有洞见,而且可以检验有效性。

与前人的差别

著作的逻辑差异 导师柏拉图大多数的时候只是把他的先驱们从神坛上请下来作为对话伙伴,借他人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但是学生亚里士多德则不同,他系统搜索每一条可信的来源,证明或者反驳先驱们。对于我们而言,显然亚里士多德的这种筛选和检验,更显得可靠。他的这种筛选,除了哲学家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当然还有柏拉图,那些非哲学家们也在此列,比如诗人赫西俄德、政治家梭伦或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对宇宙原因解释的差别 柏拉图的世界是可回溯的,最终有个统一的理念统摄。此外某个空间、某段时间、某个运动,都有一个理念存在。但是这和直接经验相违背:没人能经验到时间和空间。我看不到空间,我的时间体验也是相对的。

亚里士多德所想象的世界和柏拉图不同,他认为这些仅仅是相对可经验和可描述的。他相信,时间是无限且永恒的。我们通过对时间的测量来经验时间。相似的,空间也是相对的,但是是有限的,因为宇宙只存在有限的空间而不存在感官可经验的无限性。

同样,也根本不存在自然,而只有自然物,比如石头、狗熊。也存在自然过程,比如树木生长。这其中每一个都是自然,加在一起也是自然。

理论主线

和之前的哲学家一样,也有一个基本的主线:解释世界—解释万物—人类灵魂的特殊性—个体幸福如何可能。

解释世界:铜像比喻和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一直在探索事物原因的各种解释方法。其中最著名的是铜像比喻以及引出的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铜像比喻是这样的:这里有一个铜像,当我问,这个铜像存在的原因是什么,那么我首先可以说,因为有质料即青铜。因此这个铜像有质料因。其次,铜像有一个形式,雕塑家以此构思方案,这是形式因。再次,铜像能被做出来,则是因为艺术家制作了它,艺术家的工作是动力因。要做这个工作,艺术家必须有个理由,比如祭拜祖先,这是它产生的目的,这是目的因。

所以要解释某物是如何的,并非只有一个原因,而是很多原因综合的。

但是,这解释不了自然中的形式因从何而来。按他的说法,世界上的运动是通过一个不动的推动者产生的,它将世界进程置于运动中。那么这个不动的推动者是谁?

首先,亚里士多德不相信存在作为人的神,因为人有生命和身体,并非不朽或者无限的。他拒绝柏拉图那种统摄宇宙的巨大的整体理性。所以这种推动者变得很难解释。

其次,他关于自然的图景总是瞄准一个目标(目的论),几次而言每个生物都是合乎目的地装备起来的。但是这个自然图景又没有一个像柏拉图那样的整体理性(整体的目的论),所以无法解释这种产生合目的性的机制,是按照什么规则运作的。

这个问题直到18~19世纪,法国的布冯、拉马克和圣伊莱尔才着手研究这个问题,并开始在宗教之外寻找答案。而达尔文和华莱士在几十年后才说明了偶然事件的运作规则,让自然的非理智方式变得更容易理解。

唯名论?

对于“人”和“李华”哪个更真实,亚里士多德认为,虽然作为事物“李华”在世界中存在,但是“人”是不存在的。他认为,没有任何先于或者说高于其他所以存在事物的领域,换句话说,没有哲学家所说的“先天”(priori)的知识。所以健康、愚蠢、美丽也是不存在的,而只有健康的、愚蠢的、美丽的人。普遍和抽象职务以及对本质的指代虽然是可能有意义的,但是它们不是实体。

这是形而上学观点之一的唯名论,所讨论的关键问题:共相是否是实存的。但是他的哲学和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唯名论和唯实论还是有不少区别的。那后续的分类往前人身上硬套是不合适的,柏拉图的哲学可以定义为唯实论吗?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首先否认先天知识的存在(柏拉图的主张),还将普遍指称如“动物”、“人类”解释为人的概念,而不是神的理念。普遍之物是作为事物存在,还是作为词语存在,这个问题后来成为中世纪极具争议的大问题,整个基督教神学体系的信仰大厦依赖于此。

解释万物:秩序

但是目前,他只是要建立秩序。

这部分的贡献,更多反映在他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上,包括了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气象学等。但是他的贡献大多是理论性的,受限于所处的发展阶段,例如,他知道速率或温度是什么,但是缺乏质量、速率、温度等概念,造成许多错误。

他完成了动物学著作-《动物志(History of Animals)》因此被称为动物学之父。亚里士多德描述了五个主要的生命活动,即新陈代谢、体温调节、信息处理、胚胎形成和遗传。而且每个活动都研究的相当完整。

他做出最高一级的区分,是有血液动物和无血液动物。直到今天,这仍然把脊椎动物界和无脊椎动物界区分开来。次一层的区分,是从脊椎动物区分出了卵生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胎生动物(哺乳动物)。

我们今天谈论解剖学与生理学,遗传理论和行为学时,仍沿用亚里士多德的部分概念。

认识人类灵魂

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从世界灵魂的诞生出发,人类分有这个世界灵魂。与之相反,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灵魂,规定为一种从最细微处向更高等级的发展过程,这就是灵魂的普遍的生命原则。

他把灵魂问题作为一个物理学(当时的物理学)问题来看待,即灵魂是被组织起来的身体形式,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有。这不就德谟克利特的观点一样了吗?也不是。因为德谟克利特认为灵魂是由元素构成的,却没能解释为什么它能发生作用以及发生了什么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既不是事物,也不是附属物。它是生命的原则,把生命物和无生命物区分开来。所以:生物不拥有灵魂,他们就是灵魂,没有灵魂他们就不是生物!

那么人类灵魂和狗尾巴草的灵魂一样吗?在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用他的自然等级来解释:

在最低层次上,即植物灵魂层次,我们看到存活、生长与繁殖能力;在高一级的动物灵魂层次上,出现了感知与欲求某物的能力;最高的灵魂形式人类独有—人类灵魂。

与柏拉图的理性灵魂相反,亚里士多德的人类灵魂不仅是某种纯粹的精神之物,而且也是某种身体性之物。其原因在于,为了能够思考,我必须首先感知到那个我的想象与思想所指向的东西。没有感知,就没有表象世界,没有表象就没有思想。在这个意义上,人类之所以具有理性能力,只是因为他拥有动物的身体。

在身体与思想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个人灵魂是有死的。不朽的只有纯粹精神的原则,这一原则使我的理性思想成为可能。

如果人类永远都是有死的,那么后果就不仅影响了灵魂救赎,且毫无疑问也影响了行为。如果最终不能获得任何回报,那么我为什么要费心尽力去提升自己、变得正直、遵从道德上的善去生活?

个体幸福如何可能

《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目标在一开始就被提出:一个人为了过上完满的生活必须具备哪些能力和物质财富。

他总结出一个关于必要的和值得追求的,灵魂财富与其他财富的完整目录。对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这些财富是应该拥有的。对于熟悉各种陷阱的我们,各类灵修、追求更好自我的课程,不都在讲这个吗?

所以他想说的也差不多是这些:人类是有灵魂的,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幸福。人类要有好的品性,这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怎么才能幸福呢,要追求善,付诸于好的行动。

此外,他还描述了道德生活的样貌,德性不是绝对的,即人的慷慨、谨慎、勇敢都是可多可少的。对于“人性的”情况和弱点,他还在什么是“合适的”这个问题上给出提示:慷慨是吝啬与挥霍的”中道“;勇敢是鲁莽和怯懦的”中道“。所以,德性不是极端,而是中间值。因此,人们必须在生活中不断历练道德判断力,在生活中变得明智。

智慧不是人的本能,而是通过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逐渐形成的成熟的理智德性,在生活中并为了生活而培养的习性(habitus)。

更近一步,他提出生活智慧要面临的两个挑战:我能否在与他人共处中实现幸福?我自己本身是否能幸福?但是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状况,这部分的结论不现实:个体的德性之间越是相互协调,城邦也越和谐稳定。“城邦诞生源自于人的本性……因为城邦是共同体的目标……”。社会生活在他眼里只有一种形式,即个体服务于共同体。

这和当代的个人主义是冲突的:人们通过友谊、金钱和政治权力,恰恰是把对我重要的和不那么重要的事物区分开来。这显然不是服务于共同体的,我们通常也不会去检验个体行为是否符合世界整体的价值趋势。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最佳的政体是君主制。这种制度让事情以最简单的方式得到协调规划。如同父亲照料他的孩子,统治者也照料其子民。

在亚里士多德眼中,女人和奴隶是认知上有欠缺的存在者。因而他们仅仅将低等灵魂肉身化。他们有感受和欲求,但他们的行为却没有理性和逻辑。

雅典的妇女只被允许在公共场合以头纱罩发的面目示人。她们并不是自由的主体,而是男人的财产,没有头纱是“不体面的”。几百年后,这种强制遮头之风由希腊和罗马帝国传播到阿拉伯文化圈。

在阿拉伯世界,妇女的强制性遮头始自8世纪由倭马亚(Umayyad)家族建立的哈里发帝国,这次不仅仅是遮头,连面部也要遮住。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