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在书中是讲伦理的意义和价值的探究,顺带讨论为什么伦理学等社会学科天生带有“主观性”的固有印象以及如何应对。我觉得,透过此,可以分清“主观”和“客观”评价及其背后的引申含义。
学术讨论的“客观”和“主观”
当希望为某项可能稍微出格的科学正名的时候,人们会说:科学不问善恶。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是贺建奎的人类基因改造。学界和大部分人是持反对态度的,但是有一部分人还是会以“科学无善恶”,“促进技术进步”等上帝视角来为此开脱。
的确,化学家可以把盐分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络盐五种,这是唯实论的分类法,carving the nature at the joints(就自然本身的关节来切分自然)。在社会学家那里,把人分成企业家、官员、教师等等八种,则更多是唯名论的分类法。
自然科学所追问的“为什么”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机制,需要以客观态度来研究自然;而社会学家所追问的“为什么”,则包含行为者的动机、意图、价值观。而一旦掺杂了行为者的动机、意图甚至价值观,就必然涉及到善恶和伦理的考量,他要与我和我们的价值和意义连在一起得到领会、评价、评判。
当然,社会科学也研究伦理生活,但它努力以客观态度来研究伦理生活,把研究者自身独立于研究 这件事,让善恶是非本身成为所研究的客体,而研究者要求自己不做善恶是非的评价。
而善恶若被视作纯粹的客体,也就无所谓善恶了。
所以有时候谈到社会或者伦理学,会说谈的东西太主观,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但是我们要想到,伦理学探究,需要始终与探究者相连,与探究者本人的是非善恶相连。它一面探索善恶,一面又要做出善恶的道德评价。各种伦理学都或明或暗含有特定伦理评价与伦理理想。
伦理生活评价的“主观”
道德评价也渗透在伦理生活中。我们论人论事,就常含道德评价——我猜想比我们意识到的更经常。且不论天灾人祸的折射出来的人性和道德评价,如舍身救人,或者“x跑跑”之类标签化的事件。更加日常的语言,也通常包含着道德评价:“这么做像话吗”、“咋不讲理呢”,其中的“像话”、“讲理”隐含的意义是符合社会基本道德规则,我们不会认为将年迈父母驱赶出家门这种事“像话”,因为有悖伦理。也不会觉得撒泼打滚是“讲理”,因为本身就有碍邻里。
评价无所不在,如韦纳所言,“人类解释世界的一个主要维度就是评价……我们在认识他人时,这一点尤为现实”。在所有评价里,道德评价最为强烈,但是他不是唯一的评价。有些评价很含糊,我们说一种活动是“可行的”、“可实践的”,说某个行为“感人”,说不清楚是不是道德评价。
那除去评价,单纯的描述性部分呢?这里作者认为,评价与描述并非总是不可通融。即它并不是说,要么“客观事实是如何如何”,要么“全是主观”。评价也可以寓于描述,所谓“春秋笔法”说的就是这个,描述可以含有评价。黑尔甚至声称,“差不多每一个词都可以偶尔被用作价值词”。例如中性的“农民”、“革命党”、“保守派”,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下,可以是身份归类,也可以是包含褒贬的形容词。
这么一看,道德包含主观评价,认识他人需要主观评价,那么所有评价都是主观的吗?
的确,主观评价 差不多是个熟语,与客观描述对照。有些评价全出于偏好,不妨说它“全是主观”,有些评价基于相当的道理,不那么主观,甚至有时听人在评价时自称“客观评价起来”。伦理学领域中充满争论,各张其理,争论妇女是否有自行选择堕胎的权利,争论教师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可以惩罚学生。科学可以以分析方法下手,但是社会事件却是综合的,人生观是主观的。
评价的标准
要避免“全是主观的评价”,一个方便法门是宣称自己在中性描述意义上使用评价语词。如此,便让自己的讲述有了一丝严谨的学术意味。例如Verfallen的意思是堕落、沉沦,当然是贬,海德格尔却声称他在存在论意义上使用这个词,“这个名称并不表示任何负面的评价”。有人平时也喜欢加上“客观上讲”、“字面意义上说”,都是希望中性地使用评价词语。显然,在这里评价与描述并非截然两分。
可我们要知道,在这类情况下,说话人自己的声称是不作数的。语词的含义首先依于通常用法,你不能单靠申明就赋予一个语词以含义。通常首先声称“客观上讲”是为了表达一个更主观的评价。
那么,我们因何可以认为,评价可能并非“全是主观”,或者说,客观是可能的呢?
评价是否“全是主观”,要看评价有没有道理。“客观评价起来”是个浅陋的说法,从市井流氓和严谨治学的教授嘴里说出来,给人感受截然不同。这里说,若一种评价很有道理,它就的确不是那么“全是主观”。
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者是其所是,非存在者是其所非是”。如果人是万物的尺度,并且没有其他更高的标准,那么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就都只是主观的,并因此是相对的。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主观评价”的问题也颇有趣味:我是否同意一个关于生活与世界的观点,取决于它对我而言显得多有说服力。或者说,我同意一个观点,是因为我能从中获利。
扩展开来,真理并不通过某些人拥有的比其他人更高深的知识而产生,真理其实是一种断言:许多人同意我的观点,他们就会把这个观点作为真理传播开来;如果许多人拒绝我的观点,那它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换句话说:如果只有人是万物的尺度,那么一个观点的真理性并不由它的质决定,而由赞同它的人的数量决定。
结论
总结起来,要摆脱主观任意,并不靠凭空把评价予以悬置,更不是要把评价伪装成中性的描述,而在于对自己的态度保持反省,为自己的评价提供理据。一味追求客观,而罔顾有理有据,是舍本逐末。
虽然在学理讨论中,讨论者有立场,但是他的主要工作是为他的立场提供论证而不是一味声明立场。但是在很多活动中表明立场极其重要甚至最为重要。因为通常,事情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是否做出评价,或者评价是主观还是客观,而在于所做的评价是否有道理。这一关键且明显之点,常被论者错过。